各位理事及專家學者:
經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并報中國法學會批準,我會擬于2022年10月29-30日在上海市召開年會。年會由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和上海政法學院主辦,中國-上合基地承辦。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年會主題
本屆年會主題:比較法與區域合作
法律的區域化是經濟、政治區域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必要環節,也為經濟、政治的區域化提供了制度框架和制度保障。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區域一體化實踐正在蓬勃發展,非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聯盟、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區域合作實踐不斷創造著新的法律實踐,刺激法律理論的發展。此外,美洲人權法院等跨國司法機構的建立也推動了法律領域的區域一體化。這些組織中,歐盟是組織最完備、規模最大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無疑也是一體化理論運用最為成功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歐盟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為一個相當復雜和獨特的法律體系,其特征主要表現為區域共同體法的形成。上合組織作為唯一由我國發起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是我國同俄羅斯、中亞及印巴等國開展多雙邊合作的重要平臺,是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有效機制和我國參與國際事務的重要平臺。上海合作組織經過二十余年的建設,組織法治化進程成效顯著,尤其是在成員擴容、反極端主義、貿易便利化、法律服務保障等方面取得較快推進,為組織自身“升級轉型”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礎。
近年來,隨著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蓬勃發展,東亞也正在興起一股越來越強烈的法律區域主義潮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法律文化本身正在成為推動區域合作的力量。有鑒于此,本次年會選擇“比較法與區域合作”作為主題,邀請各位賢達云集上海,共商比較法學在面對區域合作的挑戰與機遇時所需回應的一系列話題。
二、年會參考議題
年會擬對以下議題進行研討:
1.區域合作語境下的比較法理論新發展
2.區域合作的法律機遇與挑戰
3.區域合作的不同法律實踐樣態
4.區域合作與法律文明對話
5. 科技革命對區域合作法律的影響
6.“一帶一路”與區域比較法
7.法律的域外效力
8.區域合作與法律趨同
9.區域合作與法律多元主義
10.區域合作創造的國際法
11.區域合作與法學教育
三、會議形式
本屆年會計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會議具體形式可能需要根據防疫形勢進行調整。請參會者在發送回執后等待會務組人員通知。
四、年會回執和論文
1.請各位學者于2022年10月1日前將參會回執發送至會務組郵箱:bjfnh2022@163.com。
2.請各位學者根據年會主題和參考議題擬定自己的具體題目撰寫論文,并于2022年10月1日前發至會務組郵箱:bjfnh2022@163.com。
申報課題項目者,應將論文稿及申請表一并發送至郵箱bjfnh2022@163.com,并在年會期間將申報者本人簽字的申請表一式兩份提交給研究會秘書處(因故未參會的申請者可郵寄給研究會秘書處)。
五、報到時間與地點
報到時間:2022年10月28日,下午13:30—21:30;
報到地點: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合基地
六、正式邀請函
關于參會回執和住宿等年會其他事項,將在正式邀請函中一并說明。
七、“中國比較法學·2022年度”課題項目
為了鼓勵青年學者投入中國比較法學研究和促進中國比較法學的繁榮發展,本年度繼續開展“中國比較法學·2022年度”課題項目招投標活動,經評選確定的課題項目不超過5個,項目經費自籌。
申報規則如下:
1.申報條件:(1)申請人為副教授以下職稱的學者;(2)此前未公開發表的論文;(3)申請人為論文的唯一作者;(4)在當年年會主題范圍內;(5)已完成初稿,并提交年會,編入年會的論文集中。
2.立項程序:(1)作者本人申請;(2)列入常務理事會議程,在年會開幕前召開的常務理事會上進行初步討論;(3)年會期間進行投票表決,閉幕式上宣布投票結果(中標);(4)由秘書處在年會之后辦理立項手續;(5)結項成果收入正式出版的《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年刊)論文集,并標注“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中國比較法學·2022年度項目成果’”字樣。
3.申請表格的填寫,除申請人的基本信息外,內容只填寫論文摘要、課題研究的意義和主要創新點,常務理事會評選時主要依據收入年會論文集中的論文內容。
4.原則上前兩個年度曾獲課題資助的學者不包括在內。
八、防疫要求與其他事項
請各位參會者密切關注上海市及所在地的防疫信息,做好自身防護工作。
有關會議事項,可與會務組人員聯系。
聯系人:
朱明哲 電話 13466582173
王競可 電話 19921891903
賈少學 電話 15821398085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
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合基地
2022年4月22日